简体中文  |   EN
您的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正文
招生就业

河北大学国际学院2021年本科招生宣传

添加时间:2021-04-30 11:59:07   浏览次数: 次    打印   关闭窗口

一、学院简介
河北大学国际学院成立于2020年8月,是河北大学深度整合校内优质国际化教学资源,在“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的重大教育创新举措,是河北大学建构中外人文交流合作的特色窗口和深化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高端试验田。河北大学国际学院目前设置有“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专业6个,分别是新闻学、金融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每年招生600人。
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Curriculum,以下简称ISEC)是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直属于教育部的非营利性事业法人机构,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简称CSC)依托服务国家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的丰富资源,着眼于全方位服务国内院校的教育国际化工作,联合国内外院校和国际教育专家研发的通用型本科学术互认课程和配套服务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促进国内外院校教育交流的有益尝试。目前,国内已有贵州、辽宁、福建、四川、河南、山西、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数十余所地方高校实施该项目,共建成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51个本科专业及1000余门互认课程。河北大学是河北省首个成功申办ISEC项目的高校,也将在“十四五”规划中期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ISEC项目专业集群。
二、人才培养
1.国际学院“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人才培养目标
ISEC项目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具备跨文化交流综合素养,能够应对国际竞争挑战和参与国际规则实务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为核心育人目标。重点培育学生的中国价值观和道德品质、明辨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环境适应与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与发现探索能力、健康生活与个人发展能力、跨文化审美和交际沟通能力等复合化的卓越素养。
2.国际学院“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人才培养模式
为实现以上人才培养目标,ISEC采用双向学分互认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就读的国内阶段部分课程可被境外合作院校认可。本科阶段专业总计学制一般为四年,除国内正常的四年学制形式外,也可以采用国内境外两个学习阶段的模式。其中,国内阶段不能少于两年。学生如在境外完成本科最后阶段的学业,满足境外院校对授予学位所规定的学习时间和学业表现要求的,可申请境外大学学士学位。不出国留学的学生,或在境外交流一段时间,回到国内院校完成学业,其课程仍将采用本科学术互认课程的国际化课程。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合格后颁发国内院校的学历和学位证书。
3.国际学院“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人才培养特色
ISEC项目启动于2012年,通过近十年的国内高等教育领域经过的教育实践,ISEC项目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以下几点突出特色和优势:
一是在教育办学理念方面,ISEC充分遵循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明辨性思维贯穿教学全过程,注重科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注重国际性教研、科研合作,注重教学、管理理念与国际接轨,注重国际化通识课程的本土化实践,注重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整合协同校内外、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创新谋划编制具有国际化视野、水平和理念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二是在培养过程方面,ISEC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注重采用国际化的探究式、体验式、项目式双语授课模式;教学师资队伍由具备海外留学经历和双语授课能力的优秀教师组成,所有任课教师均需通过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专项培训与审核认定,充分注重国内外课程体系、教学理念的融合和互补;根据学科前沿知识更新与专业实践技能发展的需要,部分课程由外国特聘专家亲自授课,保证学生在英语的环境下学习,与外教实现零距离的学研互动。
三是在国际化学业生涯规划方面,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ISEC办公室在欧美发达国家遴选培育了数十所项目合作高校,采用国内项目建设高校平台与国际合作院校平台集群对接的创新模式,本科学术互认课程的学生在国内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学业生涯发展规划目标,有组织地到境外合作高校开展针对性的短期交流、专项培训和学研实践,为实现未来的职业生涯蓝图,设计更为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路径与成长模式。
四是在考核方式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方面,ISEC注重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充分尊重学生具有原创性和代表性的学业成果;参照国际标准,建立全程化、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保障机制,可以使学生在国内高校即可便捷享有高质量国际化教育教学资源。
4.国际学院“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人才培养创新实践路径
一是注重思想培育,持续建构团学组织发展平台。国际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探索建构“思想引领,榜样教育,经验分享,共同进步”的学生工作模式,把握功能定位,履行职责使命,切实推动团组织建设,培养学生素养,切实推动学生综合提升。师生同上开学第一课--“在疫情大考中彰显使命担当”主题微党课,感受了疫情期间河大人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学院领导走进学生思政课堂,教育同学们作为时代的见证者与参与者,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开展预备党课,集中授课、观影、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让同学们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多个角度和层面领会了党章要义;建立团学组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维护学生权益,在学生自我管理、学习促进和文化氛围营造上发挥重要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全面、广阔、公平的发展平台。
二是倡导青春担当,持续延展志愿服务辐射维度。国际学院团委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无私奉献,播撒爱心,高举服务之旗,汇聚青年之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2020年9月第一届国际学院新生报道过程中,53名新生投入到志愿服务,在雨水和骄阳的见证下,学生们无私奉献,传递温暖;232名学生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储备专业志愿者”选拔,67名优秀同学成为冬奥储备志愿者,积极为冬奥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多次劳动实践,使学生逐步树立自我意识,开展创造性劳动,培养学生在劳动中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知识、充实学生智慧、精炼学生才干,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以活动带风气,让劳动育人之风吹彻校园。
2020年冬天,河北省抗疫工作吹响集结号,国际学院180余名学生返乡后,响应号召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中,他们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不计报酬、不辞辛劳,展现出当代大学生志愿者的青春风采。他们在实践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用行动为家乡河北战胜疫情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三是聚焦朋辈互助,持续创新团队学习共同体实践模式
针对国际学院生源结构的特殊性,积极创新“学业互助坊”模式,展现青年友爱担当,稳步开展了英语、高等数学等互助课程,累计达100余课时。注重导生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做到有惑及解,二次消化课堂知识,满足同学们学习巩固的需求。在生活上,推行“宿舍”互助坊,学生干部、宿舍标兵针对星级评定较低的学生宿舍开展宿舍卫生专项帮扶。各班针对班内不同情况,形成个性计划开展朋辈互助。“特色交流小组”“托起电子”等定制性学习计划,共育优良学风。针对性、专业性、互动性的帮扶实现1+1>2。
为了让每一名国际学院的学生都能够接触到更大更广阔的平台,国际学院多次组织学生参加重大学术科技竞赛,其中包括:“2021年‘挑战杯’河北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河北大学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年‘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2020年河北省大学生‘调研河北’社会调查活动”、“河北大学第十五届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国际学院团委组建专家老师评审小组,对于竞赛作品进行专业指导与评审,用专业的指导来引领学生,让学生在更加宽广的平台上开阔眼界,学以致用。其中“2020年河北省大学生‘调研河北’社会调查活动”,学院选送的《冬奥会现场观看和线上观看有关调研》等三项作品已批准立项。
三、专业介绍
(一)新闻学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北省重点学科,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新闻学专业创办于1981年,拥有新闻学学术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和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优势显著,2019年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学科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突出,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本专业经过多年的教学科研实践,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特色。培养具有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熟悉我国新闻传播政策法规、具有新闻传播能力、内容制作能力、网络编辑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媒化复合型人才。
(二)金融学专业
“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经济学类热门专业之一。始建于1972年,学科优势较为突出,目前拥有应用经济金融学学术硕士、金融专业硕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和保险专业硕士点、应用经济学博士点。2019年金融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金融学》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并推荐为国家一流本科建设课程。2020年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获批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经济管理素质,掌握金融及投资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等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应用经济学类热门专业之一,始建于1992年,目前拥有国际贸易学术硕士点和国际商务硕士专业硕士点、应用经济学一级博士点, 2021年,本专业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养和较强学习、研究能力,能在跨境电商、国际经贸、国际金融领域和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经贸工作的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博士点及一级学科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及一级学科硕士点核心专业,同时也是河北大学校级“双万” 专业。
本专业强化信息-管理-技术三维融合,理论-实践-创新协同并举的专业特色,打造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一流专业师资队伍,采用国际先进课程体系,引入国际通识教育理念,融合前沿专业知识,将明辨性思维贯穿各项教学活动,培养具有现代经济与管理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理论、方法,拥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多元文化素养,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数字时代发展要求,在国内外各行业从事数据分析、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管理和规划工作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国家“双万计划”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依托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电子信息教育创新高地、国家级众创空间等平台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通过互联网+、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双创项目等多个平台,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效支持。秉承河北大学“实事求是”校训,以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为引导,坚持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器件与系统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有20余家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和坚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能够在电气工程领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电气系统的设计、施工、技术管理、设计制造、科研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六)软件工程专业
国家“双万计划”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软件工程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点。本专业以河北省省级重点学科、河北省机器学习与计算智能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作为专业支撑,在机器学习、软件开发领域取得了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在“新工科”形势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维度校企合作模式、多学科交叉融合育人优势。
本专业以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需求为导向,以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实际工程为工程教育背景环境,结合新工科工程教育模式,培养具有一定的人文道德素质和实干担当精神,拥有良好团队协作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扎实的数学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知识,掌握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软件工程问题,具有软件产业实践经验,适应现代化工程团队、新产品和新系统开发需求,能依据工程需要自发学习并优化自身理论知识体系,拥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四、职业发展
(一) 高质量升学
1.国外考研
学生可以充分依托ISEC项目境外合作院校资源,拓展更高层次的学业发展路径。在境外院校就读研究生学制一般是一到两年,在这两年内课程设置紧凑,内容丰富。国际化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更深入的了解西方文化和西方的思维模式。
2.国内考研
英语优势明显,思维敏捷学习方法开阔,适应考试环境强。考研方式灵活,国内考研国外升学两不误。
(二) 高质量就业
1.国内就业
毕业生融合国际课程和国内外前沿的专业知识付诸实践,岗位核心竞争力和个人就业能力强。学生长期了解和熟悉西方文化,能够流畅地与英语国家的人士交流沟通,国际素养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强。毕业后可从事政府外事类工作、外企工作,跨国企业等。
2.国外就业或回国
留学生毕业后有两个选择,留在国外和回国。很多国家为了吸引人才都放宽了移民政策让留学生定居国外留在国外工作,移民海外已经成为留学生拓展人生经历的重要选择之一。如果想要回国就业,海归硕士、博士含金量高,在就业市场也颇受青睐,他们面向的企业多是一线大公司,即使专业经验有限,在国外读研期间积累的综合竞争力也将成为突出优势。
(三)自主创业
ISEC项目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是中英双语教学或纯英文教学,同时高度重视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育,所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通行语言的沟通能力较强,具备开展国际化创业活动的基础。此外,ISEC项目的学生在四年就读期间,都要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合理制定自己的学业生涯规划,这里也包含了未来的职业规划,在学生就读第三年的时候,就需要有计划的安排实习工作,尽可能的在毕业前积累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为毕业后的创业提前打下基础。
五、院长寄语
宋耀武,国际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际学院是河北大学百年国际化育人历程的时光凝聚。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具备跨文化交流技能和明辨性思维模式,能够应对国际竞争挑战和参与国际规则实务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专业人才。国际学院期待与青年学子共同镌刻一部令人向往、受人尊重、助人向上、引人奋进的"三全育人"崭新篇章!
六、本科教学专任师资队伍
国际学院的专任教师队伍是在充分整合河北大学优质国际化教育资源基础上,以创新机制和模式培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国际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0余人(含公共课)分布在15个教学单位,有102位老师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ISEC办公室认定的双语课程(EMI)教学资质,其中80%为青年骨干教师,60%以上具有国外留学和访学经历,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7%,博士占比54%。国际学院的师资选拔高度关注教师的本科教学能力和双语授课能力,参加项目教学的老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已经累计参加“河北大学ISEC项目师资岗前综合培训”“河北大学ISEC项目师资明辨性思维与课堂教学专题培训”“河北大学ISEC项目师资教学创新专题培训”等多项重要培训活动,学院收集和整理项目专任教师教学实践与教改研究相关文本资料千余件,培训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ISEC办公室的充分认可和书面表扬。项目教师将在ISEC教学培训中的所思所得充分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促进作用不断显现。学院官网专门在师资队伍栏目开辟“教在国际”专栏,持续收集和关注项目教师的教学心得体验和授课智慧成果,不断营造“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
七、国际学院走在“三全育人”之路上


图1:河北大学党委书记郭健与国际学院首届新生面对面


图2:国际学院积极培养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专任师资


图3:外籍教师与国际学院学生交流互动


图4:学校、学院领导为国际学院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


图5:国际学院专任教师与同学们积极互动、教学相长


图6:国际学院专业实践教学硬件环境


图7:国际学院高品质、专业化的学生活动


图8:人民网、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报道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和优秀学生代表

八、主要联系人与咨询方式
1.招生咨询电话:0312-5073115
2.国际学院网站:http://intl.hbu.edu.cn
3.国际学院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Copyright © 河北大学国际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七一东路2666号


  • 扫描微信二维码